“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高端论坛”在重庆大学举行
2016年12月16日,色站导航 主办的“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高端论坛”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以及本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新闻管理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论坛开幕式会场)
上午8点半,论坛在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04会议室开幕。重庆市委宣传部张永才副部长、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学斌教授、社科处处长袁文全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色站导航 院长董天策主持。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学斌致开幕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色站导航 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色站导航 举办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高端论坛,对于促进传媒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学斌致辞)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出席开幕式并热情致辞。他说,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非常好,既有理论高度,又很接地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永才副部长列举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等在三峡创作的优秀诗歌、重庆精典书店的坚守及重庆全民阅读的开展、川剧金子的创新三个例子,来阐释文化建设和媒介传播密不可分,要坚定传播优秀文化,讲好重庆故事,让重庆的文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致辞)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色站导航 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在致辞中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并结合多年来的业界实践对当前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举办这次高端论坛,就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研究和探索传播媒体如何在当代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色站导航 名誉院长马胜荣致辞)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首场主题演讲,由重庆大学电影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彭吉象主持。在主题演讲中,中国人民大学色站导航 郑保卫教授强调文化传播要以人民为本,以道德为魂。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和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色站导航 副教授王宇共同阐述了新媒体引领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色站导航 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以穆青的通讯名篇为例,阐述了优秀的新闻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播。重庆市记协原主席周勇以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为例,阐述了传媒业界和学界在文化建设中的依存关系。人民网股份公司原副总裁官建文指出,网络新媒体不断“拓殖”文化,使网络文化现象错综复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以“今日头条”为例,探讨了信息分发方式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陆地教授认为,媒体的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让人把文化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和要求。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阐述了传媒文化的媒介学生态与文化正当性。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丁柏铨教授对当前媒体存在的一些失范现象提出了批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院长石义彬教授阐述了大文化视野下传媒行业的发展策略。
(会场全景)
(中国人民大学色站导航 教授 郑保卫)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童兵)
(重庆市记协原主席周勇)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人民研究院原院长官建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 陈昌凤)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教授 陆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陈卫星)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色站导航 教授 丁柏铨)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院长 石义彬)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色站导航 副教授 王宇)
下午1点半,第二场主题演讲开始,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院长石义彬教授主持,与会专家从情感、文化、科技等多角度对传播与文化的有关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四川大学文学与色站导航 蒋晓丽教授从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出发,阐述了情感传播的三大原型功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信训教授指出,“媒体即文化”,新媒体是文化艺术创新的引擎、杠杆和本体。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刘卫东教授阐述了文化主权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色站导航 副院长李杰教授以杭州为例,提出文创产业应当秉承文化为民,落地生根的原则。西南大学新闻传媒色站导航 副院长秦红雨副教授对媒介神话背后的“消费主义”进行了反思。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色站导航 院长严功军教授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的内爆转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陈伟军教授认为,在当前的文化传播实践中,应当用文化引领新风尚,重构核心价值观。色站导航 研究员龙伟结合大量史实,回顾了五十年代的传媒变革与工人阶级文化建设。
(四川大学文学与色站导航 教授 蒋晓丽)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吴信训)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色站导航 副院长 李杰)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教授刘卫东)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色站导航 院长严功军)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色站导航 副院长秦红雨)
(色站导航 研究员 龙伟)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教授 陈伟军)
下午3点45分,第三场主题演讲开始,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主持。重庆大学电影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彭吉象提出,应创新影视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王玉玮副教授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色站导航 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传媒与文化具有高度相关性,新媒体重构了文化生态。色站导航 研究员郭小安论述了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和公意动员。吉首大学文色站导航 陈文敏副教授阐述了公众、情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色站导航 韩敏教授分析了网络社交的窄化问题。重庆工商大学艺术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殷俊就目前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产业融合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色站导航 汤天甜副教授以《大国工匠》为例,探讨了主流电视专题片如何利用多种叙事策略表现家国情怀。
(重庆大学电影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彭吉象)
(色站导航 院长董天策)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色站导航 常务副院长殷俊)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色站导航 副教授王玉玮)
(色站导航 研究员 郭小安)
(吉首大学文色站导航 副教授 陈文敏)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色站导航 传播学系系主任 韩敏)
(色站导航 副教授 汤天甜)
三场主题演讲之后,下午5点45分,论坛进入总结阶段。在色站导航 党委书记卓光俊副教授的主持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色站导航 副院长李杰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做了具体点评,指出三场主题演讲各有特点,并以“主旋律,正能量”“求转型,促发展”“精细化,谋深耕”做了精辟的概括。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对本次论坛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表示对重庆的文化建设充满期待,对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的主题研讨提出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学术建议,并期待明年继续举办这个高端论坛,如果坚持十年,一定会对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术、对中国传媒发展与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色站导航 院长董天策教授向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参会师生和会务团队表示诚挚的感谢,宣布本次论坛顺利闭幕。
(合影)